7月22日至23日,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知识讲座暨应急演练活动在温州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主办,温州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温州市铁投集团、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轨道集团联合承办,温州市急救中心、温州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交运集团协办。来自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含海宁市)、绍兴、金华、台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及运营代表参加活动。
7月22日,应急知识讲座以“前沿引领+案例镜鉴”双轨并进,两位资深专家分别聚焦《智慧赋能地铁运营安全探索与实践》《城市轨道交通防汛防台应急管理及保护区案例分析》两大主题,结合理论与案例剖析,系统解读行业前沿发展趋势,为后续运营管理提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7月23日,车站处突综合应急实操演练在温州轨道交通S1线、S2线换乘站机场站开展。处突实操演练前,与会人员观看了火灾教学视频。随后,工作人员模拟了恐怖分子在车站设置爆炸物和突发持械恐怖袭击等场景,市公运中心、轨道公安、特警、刑侦、急救中心、机场集团、交运集团等多部门单位协同作战,全面检验了车站在先期处置、乘客疏散、关站管理、反恐处突、搜爆排爆、医疗救援及运营恢复等关键环节的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应用了多项创新高科技手段。智能中枢自动生成最优方案。演练中,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应急指挥平台成为“最强大脑”,该系统可实时分析现场数据,自动生成包含人员调度、设备调配、疏散路线在内的最优处置方案,相比传统人工决策,效率大幅提升。机器人战队构建立体安防网。警用球形机器人快速识别可疑人员,机器狗高效完成可疑物品探测,热成像无人机实时监控人员疏散情况,这些智能设备组成的“机器人战队”,实现了地面到空中的全方位防护。智慧服务精准引导乘客避险。新型智能客服系统可同时向乘客推送个性化疏散指引,通过站内定位技术,系统能为每位乘客规划最优逃生路线,避免传统广播的“一刀切”弊端。数字协同多部门高效联动。演练中,交通、公安、医疗等部门通过协同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在模拟的复合型突发事件中,各部门快速集结完成全流程处置。这些高科技手段的有机融合,不仅显著提升了应急处突的速度和精度,更开创了智慧应急的新模式。
此次活动充分彰显了温州轨道交通的运营特色,有效探索和积累了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与应急处置的实战经验,为全省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战范本,进一步筑牢了安全运营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