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新闻 > 国资信息
市公用集团攻坚提速,全域改革引活水、惠民生
时间:2025-07-15 17:51 来源:温州市国资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从攻坚蓝图擘画到供水管网焕新,公用人以日夜兼程的步履,让改革活水在纵横水网间精准输送,把“六大攻坚”的任务指数转化为户户清泉,持续擦亮“安全水、优质水、幸福水”的民生底色。

乐清水务攻坚克难,改革突破赋能高质量发展。坚持“改革+攻坚”两手抓,同步推进“好水到家”改革与“六大攻坚”行动。技术创新取得实效。将标准化攻坚与智慧水务探索有机结合,水锤项目促成供水管网年度抢修次数和费用均下降20%,荣获集团科技创新三等奖;与温州大学肖鹏博士团队共建博士创新站,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先后获得2项国家专利、多项软件著作,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应急协同能力提升。成功承办市县两级排涝和供水保障应急联合演练,公司下属各部门同步组织开展消防、水质安全、有限空间作业、防汛防台、反恐防暴等相关应急演练63场,参与793人次。通过情景构建和实战处置,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及协同作战能力,持续增强城市供排水保障。工程项目提速提效。仙溪水厂为集团重点项目,建设规模为5万吨/日,建成后将有效增强乐清北部片区供水保障,目前已完成水厂施工图设计及图审,计划于8月开工。清江污水厂技改及扩容工程为强城行动项目,已进行基坑开挖,完成辅助用房基础施工。

瑞安水务改革行动“再升级”,三管齐下护航盛夏用水。以“好水到家”改革为引擎,在服务响应、基础设施、水质管控三大关键领域实施全面升级,全力守护夏日用水无忧。服务高效“零距离”。打造“供水先锋队”服务新模式,通过强化网格化管理,实现用户诉求“极速响应、高效解决”。如韩田村用户水表故障,营业所接报后15分钟内即派员携带备件抵达,迅速完成更换恢复供水。智慧管网“壮筋骨”。通过构建“智慧管网”系统,实现阀门位置、状态的可视化管理,为高峰供水科学调度、精准控漏和应急抢修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保障水压更稳、覆盖更广。科技赋能“守底线”。完成水厂加药计量泵的智能化改造,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处理效率。面对珊溪水库泄洪导致原水浊度骤升至150NTU的突发状况,依托升级后的数字计量泵,精准调控石灰和聚合氯化铝投加量,成功将出厂水浊度稳定控制在0.1NTU以下。

永嘉水务以攻坚之势,成惠民之实。对标永嘉水务“好水到家”改革实施细则,各项工作按照既定部署稳步推进,已完成重点任务11项。真抓实干,刷新工程“进度条”。碧莲自来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岩坦自来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分别完成工程量的48%和53%,两项目厂区土建、设备已通过竣工验收,目前处通水试运行中;小子溪备用水库联网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73%;上塘污水站至枫埠大街污水干管工程预计7月上旬完成全线通水。科技赋能,织密供水“安全网”。目前,已有5个科研项目完成立项工作。其中,智慧水务平台(一期)项目已完成开发,进入扫尾阶段;水源保护区智慧巡检系统项目即将投入无人机实时数据传输,全天候对水库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监管,此项目已完成前期勘探调研。严把关口,饮水加上“保险栓”。积极落实CMA复评前期准备工作,顺利通过换证复评审。有效承接各地水源水、生活饮用水等检测业务,严格遵循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每日对饮用水进行9项常规指标检测分析,进一步保障永嘉县域人民用水安全。

文成水务深挖降本增效潜力,助推改革走深走实。文成水务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坚持降本与增效双向发力,推动经营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在一点一滴上降成本。完成县城分区计量系统建设,乡镇层面已完成15个二级分区计量系统建设;完成大峃、黄坦、西坑三个乡镇的GIS系统信息录入;陈旧片区管网累计改造2366.5米。经综合施策,目前文成县管网漏损率降至45.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4%,供水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在一分一厘上增质效。文成水务于今年3月获得市政二级施工资质,现已正式成立工程建设分公司,完成劳务分包库建库。2025年文成水务新增工程业务收入630万元,引流业务约600万元,开辟增收新路。

平阳水务“日夜兼程”,打响检漏攻坚战。紧紧围绕“好水到家”改革,以“控漏降本”为目标,全面深化检漏攻坚工作。科学谋划,锚定目标再发力。制定突击检漏工作方案,在鳌江区域开展为期4天的集中探漏。将鳌江划分为AB两大区域,投入4支专业队伍共计9人。结合管线图纸分析分区计量片区数据,进行轮转检漏,通过片区的夜间最小流量与听漏前的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出漏损下降量。同时,完善奖励机制,按活动日前三日的平均夜间最小流量与检漏修理后三日的平均夜间最小流量进行比对,供水量下降量高于49吨/时适时奖励。日夜兼程,聚力探漏攻坚战。白天分析数据、制定行动计划,夜深人静时对鳌江区域开展“夜间听漏”行动。手持仪器,从多种杂音中细致精准判断漏点位置。通过4天4夜的轮番作业下,共探出疑似漏点DN100管3处、消防栓4处、DN50管以下支管41处。目前已对上述漏点进行开挖修复,接下来将通过夜间流量监测等方式,对控漏工作进行持续优化。

苍南水务三管齐下,筑牢“好水到家”民生防线。开展专项排查,守护供水“最后一公里”。对供水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排管网漏损、二供设施安全等隐患。排查工作覆盖15个社区、84个村居,累计排查供水管网787公里,水表13万余只。同时,加强对供水设施日常巡检与维护,建立应急抢修快速响应机制,全力保障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安全,为“好水到家”改革筑牢末端防线。联合执法整治,保障原水输送安全。充分发挥公用执法联络室平台作用,针对县域内原水管道私搭乱接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发现晓峰村、丁埠头村及多处工地存在原水管道违规搭建、非法接驳问题,现场拆除部分违规设施,对其余违法点位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此次行动有效降低爆管渗漏风险,震慑违法用水行为,维护水务管理秩序与公共利益。加快民生工程,夯实供水设施基础。东部制水场工程已完成总体工程量78%,该工程在5月份通过市级标准化示范工地及市级优质结构验收,预计10月份完成通水试运行;南部制水厂主体结构及中间验收已完成,外墙粉刷、设备与工艺管道安装稳步推进。两大项目预计10月同步通水,将显著提升区域供水能力与水质,为“好水到家”改革提供坚实硬件支撑。

龙港水务践行水务惠民,推动“好水到家”入户。升级便民服务。技术专项小组深入政务客厅、舥艚营业厅等营业网点维护设备、优化网络环境和调试系统,优化用水报装、水表过户、用水性质变更等18项对外服务标准,实现业务流程、服务规范、办理时限“三统一”。窗口工作人员先后4次参与龙港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的“流动政务客厅”活动,累计办理业务60件,接受咨询105人次,发放便民服务手册120余份,这种创新的“移动窗口”服务模式不仅缩短了服务半径,更通过面对面交流及时收集了16条群众用水诉求,为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展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的宗旨。严控水质安全。新增东润华庭、永泰嘉园、新渡大厦等5个小区泵房水质检测点,现场可快速检测筛查浑浊度、余氯、pH 值等指标,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23)要求排查潜在污染风险,确保水质100%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