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泰顺氡泉保护区上空,两台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热成像系统的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操控下平稳升空,标志着由温州交运集团所属温州低空公司打造的智能巡护系统正式落地运营。针对该系统通过融合无人机巡航、高清视频监控、AI智能识别与低空组网通信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森林巡检中人力有限、盲区众多等难题,助力山区林区提升监管效率。
在保护区管委会监控中心,4K超高清航拍画面实时传输至大屏:120米以内的高空视角下,28.26平方公里的原始山林如翡翠般铺展,溪流走向、植被覆盖甚至岩缝间3厘米的新生蕨类均清晰可辨。
“过去需要4名护林员徒步巡山耗时4小时的区域,现在仅需1台无人机耗时3小时就可以完成全覆盖。”温州低空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历经2月技术攻坚,针对氡泉核心区花岗岩地貌与多雾气候特性,定制化开发了航路航线,实现常态化飞行中定位误差0.3米。而这套系统的热成像模块可穿透植被遮挡,实时捕捉温差变化,使盗伐盗猎、非法取水等夜间活动无所遁形。
随着无人机生态巡检的启用,温州低空公司正协助保护区建立起首套“数字生态档案”。通过无人机采集的多维度影像资料,未来将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地质灾害预警提供可视化依据。这些影像数据的集合配合AI识别系统,能够自动标记珍稀动植物活动轨迹,帮助科研人员在未来更精准地掌握生态变化趋势。
在泰顺氡泉保护区的生态守护实践中,温州低空公司与地方管理部门形成紧密协作。公司发挥自身在无人机技术、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提供智能巡护系统建设与运维支持;管理部门则基于属地管理经验,提供生态保护需求指引与应急处置配合。这种 “企业技术赋能+政府统筹管理” 的新模式,不仅提升了保护区生态防护的效率与精度,也带来了生态守护从 “单打独斗”向 “科技联防” 的转变。
今年以来,温州低空公司与泰顺县合资成立了低空公司,通过深化在低空经济特色场景以及低空监测平台建设等方面合作,全力打造“全天候、立体化”的无人机生态巡护服务。当前,巡护团队已在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承天氡泉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无人机巡护,累计核查400多处保护区拐点,完成356处界桩设立,排查102处人类活动疑似图斑,并借助低空遥感技术、无人机喊话预警,成功阻断野外用火隐患、清除入侵物种等各类问题14次,为守护泰顺山水生态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