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公用集团党委始终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主题,在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上迈出了坚实步伐,积极推动党建赋能核心作用发挥、重点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发展等,让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集团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根据市国资委要求,今年集团党委部署开展了党组织“赋能发展”案例比拼,本期为大家展示《大城公用•用心为民——市公用集团以党建品牌建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而党建品牌的创建是国企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升基层党建的组织力、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回望数年,市公用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上级关于品牌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着力打造“大城公用•用心为民”党建品牌(其中“大城公用”寓意“温州公用事业一体化改革”,“用心为民”则充分体现公用人“公用姓党•公用为民”的根本宗旨),不断拓宽市域“双翼”红色版图,党组织从53增至138个,党员从826增至2158人,逐步构建公用事业市域一体化党建新格局,集中展示了公用党建在创造价值上的进展成效,书写了国企党建“融合•价值”的生动实践。
从“公用姓党”的政治厚度,发扬品牌内核价值
国企改革是中央做强做大国企的重大战略步骤,我们以市委市政府开题谋划、全力推动的公用事业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口,强化政治统领、勇担重大使命,努力答好对党忠诚“政治卷”。一是以党建统领实现“市域一盘棋”。迅速发出一体化改革红色集结令,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实行班子成员包县(市)分工,建立片区化、跨域式的项目联办与集中攻坚机制,在全国率先整合水务、燃气、环保三大板块,并在县市组织部支持下,同步完成县(市)水务党组织整建制划转工作,通过强化党政“一肩挑”,将党组织覆盖到各管理层级和基层项目,推动一体化改革一贯到底。二是以红色保障为民生网格兜底。全新打造“1+4+N”党建品牌矩阵,创成市级“四强四优”党建示范点34家,并由市区向市域不断拓展示范效应,同时以“书记带头抓”和“工作项目化”为导向,谋划立项83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其中“产业园党建阵地建设”等党建特色类8项,“产销差管控降漏损工作”等降本增效类9项、“‘先锋领航’温州主城区排口溯源整治”等克难攻坚类26项、“优化营商环境与企业供水服务深化行动”等服务保障类40项,着力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切实把堡垒建设到公用事业第一线。三是以政治定力淬炼“廉洁”之魂。创新建立廉政风险防控“1121”工作机制,针对公用工程项目点多、面广、主体复杂等问题,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兼职、经商办企业、投资入股等行为,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建立投融资、施工、资产管理为一体的施工板块新商务模式,实现“多个廉政隐患点”向“一个廉政管控点”转变,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举办“公小廉”系列活动,入选全市“引领型”清廉单位1家,培育“清廉基站”示范点4家;集团纪委连续4年被市纪委评为考核优秀单位。
从“大城公用”的战略高度,擦亮品牌社会价值
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奋力攻关,答好为民服务“使命卷”。一是以项目党建织就“互联互保”民生网。聚焦急难险重工程项目,成立“温州市廉政教育中心”“温州市滨海净水厂工程”“温州市燃气供应一体化及安全提升工程”及“龙港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处置中心”四大项目党员攻坚队,将党旗插在项目上、党员亮在岗位里。不断提高公用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处置能力。当永乐、平苍等地旱情紧急之时,80天建成瓯江南北联网应急工程;提前半年建成洞头引水管线,离岛鹿西乡接入陆地水网。二是以党群服务矩阵优化“全市通办”服务网。深度梳理公用服务网点分布和功能承载,积极打造1+N党群服务中心,一体推进客服体系建设,实现“一窗受理、全市通办”,967555客服热线全市域覆盖。我市营商环境“用水用气”指标被评为全省标杆。探索建立“固定+移动”缴费服务体系,便利边远山区群众;高标准推进老旧管道更新,加强农饮水标准化建设,提升水气保供服务质量。三是以“红领共建”延伸“公用力量”文明网。织密党建带群团合力纽带,聚力护航重大任务,亚运会、长三角主要负责人座谈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开展通勤道路综合整治、景观美化工作,加大“厂、站、网”巡查力度与频次,确保供水、供气、排水设施正常运行。以市区三级排水管网整治为示范,组成业务专班,强化技术推广应用,指导县市水务高质量推进污水处理、管网整治任务,为全面迎接央督打下坚实基础。市排水公司获评全市万人双评议“十大满意单位”。
从“公用铁军”的发展速度,创造品牌效能价值
多通道激励激活各类人才潜能,答好人才第一资源“保障卷”。一是顶层设计汇聚人才。制定实施激励干事创业10条措施、人才管理办法等一揽子人才新政,建立人才专项基金,在薪酬分配、福利待遇、科创研发等方面强化政策保障,集团“基于绩效管理改革的人才激励机制实践创新”等2个项目入选首批市属国企人才发展体制改革试点。创新干部人才流动机制,探索公开选调、公开选拔、挂职锻炼等方式,推动上百名科、股级干部及青年职工跨板块、跨县域、跨单位交流,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学赛相融练就精兵。建立以公用党校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公用西部实训基地为主战场的技能实操比武平台,加快锻造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快锻造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目前集团有D类人才5名、E类人才37名;“省级工匠”13人、“市级工匠”3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各类技能技术人才数量居市属国企前列。三是创新赋能激发活力。建立科创工作机制和专家库管理办法,成立科创中心,聘任23名集团科创专家,举办科技沙龙活动4场,完成科研项目立项143个、揭榜挂帅项目14个、科研机构建设项目6个,累计归集研发费用5175万元。其中“智慧排水”平台被国家住房部收录交流,珊溪水库标准化管理获水利部高分评价,瓯江引水工程获全国“智水杯”应用大赛金奖,实现多项科创成果转换落地。
通过公用事业一体化改革,集团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企业实力迅速壮大,2023年集团资产总额达590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84.77%,营收突破54亿元,较2022年度增长66.11%(不含县市)。成功取得AAA主体信用评级,融资能力大幅增强,融资利率创全市国企最低,节约融资成本约8亿元。总供水能力名列全国各大中城市第12,跻身全国文明单位行列;获评温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2023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单位、国企党建考核第一;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32次;“公用事业一体化改革”案例获评浙江国资国企服务共同富裕最佳实践、2023年度温州市改革突破奖金奖;创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年文明号等国家级荣誉6项、浙江省五水共治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等省级荣誉20项、温州市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工作先进集体等市级荣誉108项。
春华秋实又一载,砥砺奋进启新篇。市公用集团将持续秉承“公用姓党•公用为民”的根本宗旨,深耕品牌内核价值、社会价值、效能价值一体三面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快完善政治有厚度、战略有高度、发展有速度的公用党建品牌,当好品牌文化的讲述者、传承者和践行者,全心全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温州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展现公用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