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有房企如何发力?锦华置业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深化拓展年的基层基础,全方位展现追赶超越、砥砺奋进的新风貌、新形象。
一年来,以投资建设上海嘉定、松江飞地为抓手,探索研究‘科创+’全产业链模式;积极布局瞿溪商业综合体项目、龙港市综合材料交易市场(一期)、文成现代·南舍山水旅居产品等项目,推进我市住房租赁试点项目“锦华e家人”长租公寓运营。全年累计完成工程投资近6亿元,完成率为104.5%。
全力夯实基础 投资建设步伐强劲有力
为深化浙沪融合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二期项目坚持做优精品工程,获评上海市2022年度文明工地、2023-2024年度上海市金属结构优质工程。温州(松江)科技创新园签约入驻9家企业,入驻人员130人,入驻率达69.69%,完成技术合作金额380余万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考核指标;成功协调市科技局优化租用模式,每年节支创收合计120余万元,在践行“锦华建设”品牌初心使命的同时发挥国企担当。
为构建智慧工地体系,龙港市综合材料交易市场 (一期) 建设项目打造智能化管理平台,形成“人管、技管、物管、联管、安管”五管合一的立体化管控格局,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智慧工地示范项目;通过推进“红方砖”党建主题公园落地见效、“廉安码”实现问题解决“码上找”,搭建起红色全域组织链,织紧织密织牢廉洁网络,在重振“锦华市场”品牌传统的同时紧跟智慧国企步伐。
推进创新改革 经营管理质效稳中有进
瞿溪11万方商业项目积极邀约省市外各类头部企业10余家来访参观,以招引“新兴业态”的新目标成功完成招商。现代·南舍以综合型康养地产助力推进山海协作工程,于11月启动项目一期开盘,持续推进一日游、体验游等营销体验活动,开展房展会、文博会、公益宣传、拓客活动等10余场次;为属地村社代售高山大米、时令特色农副产品,带动属地村民增收;联合南田镇政府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在发挥“锦华营销”品牌效应的同时提升区域协调发展。
海经区C-08c房地产项目推进锦华地产东拓,与各意向企业积极商务拟定全过程代建代销合作方案。组建温州绿城锦华物业,完成首个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累计拓展4处,成功外拓1处,在打响“锦华地产”品牌名片的同时推动运营创新改革。
此外,积极贯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发展战略,打造我市国企首个住房租赁试点项目“锦华e家人”长租公寓品牌,温州饭店第一桥店、聚鑫苑店等两家门店租金收入超额完成年度预算目标,在丰富“锦华e家人”品牌内涵的同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提升治理效能 安全稳定防线加固筑牢
追根溯源,啃下旧账最硬“骨头”。“一把手”挂帅,制定“一案一策”,全年顺利完成温州商贸城和温州饭店历史沉淀的3笔共计390余万元旧账清理;依法采取司法途径成功化解温州饭店拖欠租金及规范化管理顽疾,实现承租户租金“应收尽收”,顺利推进劳动服务部清算注销任务。
定期研判企业安全形势,制定工作预案,做到底子清、数据明。群众信访按期反馈率、办结率均为100%。全年累计开展安全演练8次、安全生产检查454次,整改安全隐患点1049处,并针对工程建设关键领域专门组建质安巡检组开展常态化检查,全方位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安全根基。
坚持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厚植企业文化
凝聚“党建+公益”工作合力。持续深化“红魂铸企,匠心置业”品牌,坚持党建引领群团统战。联动“同舟行动”公益组织等开展“聚焦一老一小,绘就共富底色”等山区送温暖活动3次,举办技能比武、巧手俱乐部、厨艺大比拼等职工活动20期。开展志愿服务27次,下沉包联社区500余人次,辐射群体5000余人,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融合。
坚持“严管+厚爱”企业文化。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切实提高年轻干部占比,主管中35周岁及以下占比66%,激活企业青年活力。组织职工培训30余场合计480余人次,内外部及头部企业轮岗交流15人,开展企业2023年度微课题研究活动,有效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建立1+1+N纪检监督机制,全年开展常态化效能督查380余次,并纳入每月通报,切实构建风清气正氛围。
面向未来,锦华置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百亿国企为发展愿景,结合投资建设优势,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为“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贡献更多的“锦华力量”。